赵爽
最近,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保利国际剧院、北京剧院、北展剧场相继闭门整修,海淀剧场和国家大剧院也即将开工,京城的许多大剧场纷纷陷入一场“土木之变”中。这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演出商和观众的双重压力下被市场活生生逼出来的。
北展剧场建于1954年,近年来,北展几乎成了芭蕾舞演出的专用场所,仅去年至今年春节前,就先后有“英国皇家”、“尼娜与世界明星”、“基洛夫”、“莫斯科音乐剧院”等多家世界顶级芭蕾名团莅临。
然而,那个“木制地板破旧有洞多塌陷”的乐池,让一向自信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栽了一个不小的跟斗。他们按照国际惯例没有让乐队使用扩音设备,没想到北展的乐池却和这些固执的英国绅士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后2/3观众席几乎听不到小提琴独奏的声音。面对台上靓丽的“睡美人”,许多观众却被蹩脚的音效搅得毫无浪漫感觉。
一位评论家观看莫斯科音乐剧院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时,描绘了北展后台的情景:凌乱、肮脏,到处都是积尘;厕所的洗手池堵塞,地面汪着从浴室流出来的脏水……这就是生产那样迷人艺术的地方吗?
观众的心情恐怕也好不了哪儿去,花几百甚至上千元却只能坐在冰冷破旧的硬板座椅上。作家陈祖芬曾撰文,对剧场前台卖小商品和破旧的大幕露出两道刺眼的口子造成的不协调气氛提出异议。
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此次北展剧场只是动个小手术,音响效果、视觉死角等硬伤依旧无法解决。改善的项目主要是更换座椅,加亮场灯,内墙粉刷,门窗更新,乐池改为升降台,舞台、化妆间、卫生间改造等。
同样因为资金有限只能动小手术的还有北京剧院、朝阳剧场等。
目前有关剧场设施方面的其他问题还有:成形的专业剧场如芭蕾剧场、歌剧剧场还寥寥无几;南城至今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剧场;流行音乐的主要演出场所首体、工体的设施也已老化,等等。
为什么剧场设施如此之差,还有人去租呢?无非是座位多一些,场租便宜一些;而剧场则会想,既然还有人来租,不改造也能马马虎虎维持。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实际上等于慢性自杀。“大修”现象表明,文化产业经营者们的观念已发生转变——只有真正地尊重观众,尊重艺术,才能赢得最大的市场效益。
(《北京日报》3.22)